林徽因八月的忧虑鉴赏 八月的忧虑诗歌赏析
《八月的忧愁》被称为美丽的山水田园诗,在平静的描写中,表达命运、生活中的思考、无法言喻的悲伤的情感行为主体。《不知道日常生活与梦想有何联系》一文指出了文人烦恼的深度:浪漫的梦想与现实为何如此起伏。在宁静美丽的乡村美景下,潜藏着作家的深思和无法逃避的悲伤。“池”、“鸭”、“高粱米”等是一般山水田园诗中的典型意境,营造出意境宁静寂寞的农村日常生活场景。第三节,“没人说过八月的故事”,言外之意似乎是“尽管八月……”,暗示作家个人在八月的某种不满和无力。但是作家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烦恼和怨恨,所以他说:“夏天过去了也不会到秋天。”表现了长期以来痛苦的平静、长久、幽静的无力感和无法摆脱的不安。
『八月的忧愁』
没人提过八月
作者介绍
林徽因(1904-1955、,本名徽音,福建省闽候,建筑设计师,文学家,新月派作家之一。1904年生于福建闽侯官员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林长民很早就去日本留学,是个简单的食物角色。1916年考入北京市培华女子学校,1920年4月至9月与父亲林长民一起游览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内瓦、罗马帝国、佛罗伦萨、纽约、阿姆斯特丹的部分地区,同年进入英国伦敦的圣玛丽女子学校进修我遇到了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大学的徐志摩。1921年回国进入培华女中。1923年新月社参加主题活动。1924年赴美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入美术大学,选修建筑专业课内容,1927年大学毕业,获工艺美术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斯坦福大学影视学院,在G.P.帕克森专家教授个人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1928年3月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结婚后到欧洲调查工程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早晨,经过约15年的与病症的强烈抗争后猝死,享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