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旅游如何发展?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养生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游客的新宠。广东省恩平市的帝都温泉庄旅游区便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养生文化,作为道文化的重要分支,不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还拥有广泛的传承力和影响力。那么,如何将养生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当前养生文化旅游面临哪些挑战?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需求是什么?又有哪些策略可以加速养生文化旅游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养生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系统整合。虽然现代养生旅游项目如森林浴、雾浴、日光浴、温泉浴、食疗、民俗养生等逐渐流行,但与国外成熟的养生旅游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际上,养生度假目的地通常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先进设备、理疗与spa、活动与课程等元素,形成独特的综合性养生度假产品。而我国的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如森林、阳光、海滨、温泉等,这些活动观赏性强,但体验性和养生效果不足,且产品组合单一,难以突出真正的养生特色。
此外,我国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经验不足,各养生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串联和组合,系统性不强。尽管国际养生旅游业已形成规模,如日本的温泉养生、印度的瑜伽养生、泰国的美体养生等,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数量虽多,但养生元素的渗透仍较浅层,主要依赖自然资源,难以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需求。
随着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指出,这将为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42%,显示出旅游业已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领域。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使得养生旅游等新兴产品供不应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生旅游消费总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随着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养生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更加现代化。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和知名景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创新型、龙头型大中型旅游企业将中医、禅修、道家养生等古老智慧与养生旅游产品相结合,满足了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需求。国内辟谷、禅修、中医旅游等养生旅游项目已初见端倪,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标准、档次和国际接待能力,形成特色主题养生旅游产品。
养生旅游是一个比中医药旅游更大、更综合、更国际化的旅游业态。自2015年以来,旅游项目成为政府投资支持的热点板块。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的旅游项目库将支持养生旅游开发项目,希望通过中央财政的支持,传达明显的信号,使全社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更加重视和支持养生旅游的发展。标准化手段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旅游局正在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工作。此外,促进养生旅游的国际交流合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