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我国自然灾害的三个特征?(自然灾害的三个特征)

栏目:生活常识 时间:2024-12-25
综合我国方面的研究及相关统计资料我国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1)背景复杂
中国地貌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新的构造运动较强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交汇处,位于世界两个地震带之间,新的构造运动非常活跃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分别以每年10cm、7.5cm速度漂移。中国地形西部和东部较低,呈阶梯状下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特别是风沙、黄土、岩溶地貌分布区,已成为各种地质地貌灾害多发地区
中国部分领土位于季风控制下的不稳定气候带,冬季夏季风的时空变化复杂。每年平均有6-7次热带气旋和3-4次寒流
我国人口众多,发展历史悠久。各区域经济水平差别很大,预防、抵抗和救灾能力也因区域而异。
(2)多种多样
我国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台风冰雹、霜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形灾害,如害虫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环境灾害主要是干旱低温高温高温灾害。土壤侵蚀、荒漠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地面裂缝;海洋入侵;环境污染等。
(3)频率高强度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自本世纪以来,全球发生了1200多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十分之一发生在中国本世纪中国大陆地震占世界大陆地震的29.5%,三次8.5级特大地震,中国两次。中国46%的城市和许多主要工程设施都位于地震带。登陆台风平均6-7次,在同纬度大陆东部居首位。在2155年(公元前206-1945年),发生了1750次干旱,其中多次干旱和600多次洪水平均每年约有81%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和干旱。每年发生数百万次大大小小的崩塌、山体滑坡,有多个泥石流沟,目前全国有70多个城市受到泥石流的威胁。中国包括天津上海宁波常州嘉兴西安太原北京等20多个城市,沉降速度最大达188mm/a,200个县、市发现地裂。干旱威胁着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中国有236个城市缺水,未来全国缺水面积可能超过300亿平方米,部分农村饮用水也将面临危机土地风蚀荒漠面积局部控制、整体扩张,目前荒漠土地扩张速度仍在平方公里以上。
(四)灾害的集体
1877-1879年晋鲁冀豫四省连续发生大干旱,病虫害等灾害群发,死亡人数超过1300万人。与干旱有关,同时引起灾害,如16-17世纪,地震频率低温寒害及干旱多发形成灾害群发期。此外,在历史上灾难,因为灾难,也导致严重社会动荡,如1625-1658年,恶劣天气灾难旱灾洪水、地震频繁蝗灾害、瘟疫蔓延、人民痛苦,最终导致农民起义、明朝崩溃。
(5)地理位置不同
根据历史现代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各种灾害在区域***织发生,而伴随其他自然灾害重大灾害则相对集中。干旱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黄土高原洪水主要发生在七个流域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降雪和寒流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沙尘暴经常发生在西北部。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三个地震带。山体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在次要地形这是西南地区最常见地貌生态脆弱带―沿海长江中上层、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灾害严重
(6)灾害多发和少数灾害交替发生,今后10年将是灾害多发和多发的时期
50年代和80年代洪水。20世纪60年代,洪水,寒流,雪,霜冻。根据70年代干旱气候变化规律,20世纪末21世纪初将是一个严重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时期唐山地震后,中国大陆一度平静下来,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地震活动变得更加频繁根据我国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规律,我们估计从1988年到2020年左右,将出现两个地震活动场景co2等气体含量的增加,将使“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未来气候变暖将重塑该地区热和水的分配关系,以及海平面上升、沿海滩涂等资源的泛滥,使一些地区环境灾害不可避免地加剧。
阅读:9次

百科问答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