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历史文化精华录梗概?(介绍了江阴的历史和文化?)
简称澄,旧名绍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板块,东经120°16',北纬31°53',南太湖,北长江,从吴城口逆流,是滨江古城第一个港口。江阴有7000年的人文史、5000年的文明史、3800年的筑城史、2500年的文字记录史。文物丰富,有历史建筑,街区式依然存在,古城布局良好。它是著名的江泽民防御工事,是历代士兵的战场,也是古代吴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一代“游圣”徐霞客的故乡,也是中国民间音乐的故乡,是崇文重教的发源地。2000年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200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阴尊重历史原风景,重视整体保护,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投资力度,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城市的条件。
(一)沿革
阴的历史很长。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历史上先后设立了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筑物,使用济阳、兼州、连洋、江阴等名称。 上古时代,锦江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初为吴国北境。战国时期春秋属于延安陵,是吴公子季札封地和朱相春申君黄溪采邑,故素有“延安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国灭楚,江陵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原来将延陵乡改为魏陵县,指定该县东部为其属乡,位于湖北,称为济阳乡,并设立了江阴行政建设。西晋的太康2年(281年)是陵郡。济阳乡升级为济阳县,启动了莫城县建设、江阴县级建设。梁景帝泰元年(555)废阳县、郡、并移城于君山之阳、
第17页
他的名字叫“阴”。从那时起,江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城堡的位置在1450多年来一直没有搬迁过。
陈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夺取梁国王位,以梁王萧方智为会阴王,在会阴郡建立了会阴国,隋开皇9年(589年),陈亡,会阴国被废除。唐、武德三年(620年)、布兼州、领江阴、利城、济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年)、废兼州、复江阴县。会昌4年(844年),升格为望县。
在南唐的第五代十国升元年间(937-942年),会阴军统治了会阴一个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以会阴军为会阴路,设置手总管府。28年(1291年)秋,将江阴路改为江阴州,属于常州路,转上州,属于江苏省。公元24年(1364年),朱元勋登上吴国王位,会阴州改名为连洋州,至今还没有被称为会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4月,降州成为县,属于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之前,它属于废府存县、江苏省。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江泽民被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废除了江阴县,设立了江阴市(县级)
(一)沿革
阴的历史很长。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历史上先后设立了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筑物,使用济阳、兼州、连洋、江阴等名称。 上古时代,锦江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初为吴国北境。战国时期春秋属于延安陵,是吴公子季札封地和朱相春申君黄溪采邑,故素有“延安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国灭楚,江陵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原来将延陵乡改为魏陵县,指定该县东部为其属乡,位于湖北,称为济阳乡,并设立了江阴行政建设。西晋的太康2年(281年)是陵郡。济阳乡升级为济阳县,启动了莫城县建设、江阴县级建设。梁景帝泰元年(555)废阳县、郡、并移城于君山之阳、
第17页
他的名字叫“阴”。从那时起,江阴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城堡的位置在1450多年来一直没有搬迁过。
陈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夺取梁国王位,以梁王萧方智为会阴王,在会阴郡建立了会阴国,隋开皇9年(589年),陈亡,会阴国被废除。唐、武德三年(620年)、布兼州、领江阴、利城、济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年)、废兼州、复江阴县。会昌4年(844年),升格为望县。
在南唐的第五代十国升元年间(937-942年),会阴军统治了会阴一个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以会阴军为会阴路,设置手总管府。28年(1291年)秋,将江阴路改为江阴州,属于常州路,转上州,属于江苏省。公元24年(1364年),朱元勋登上吴国王位,会阴州改名为连洋州,至今还没有被称为会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4月,降州成为县,属于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之前,它属于废府存县、江苏省。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江泽民被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废除了江阴县,设立了江阴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