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湖 湖南湖北什么时候分开的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湖南省命名洞庭湖为南,湖北省命名洞庭湖为北。洞庭湖沿岸有岳阳、洱罗、湘阴、望城、益阳、元江、汉寿、常德、天津、安乡、南县等县市,其中湖南占地面积最大。洞庭湖的名字始于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洞庭湖在古代被称为八百里洞庭。
湖北、湖南两省分治的确切时期,应该是清朝“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湖南与湖北在古代中国历史上长期混淆,以“湖广”之名著称,但南北差异在他人看来并不明显。
但随着湖南省的发展,南北间开始产生差异。继续使用湖广的统一名称是不恰当的,导致了清朝中期湖南与湖北的完全分离。
湖南与湖北的联系
1.湖南:以洞庭湖以南命名。唐朝属江南西路、黔中路,后设湖南观察使,命名湖南为始。宋称湖南路,原设岭北湖南路,明属湖广省,后改为湖广布政使司,湖南分为湖广省,省名至今未变。
2.湖北:以洞庭湖北面命名。唐朝属江南东道、淮南路、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是湖北命名的开始。原设江南湖北路,明属湖广省,后改为湖广布政使司,清湖广省,省名至今未变
3.湖南人和湖北人有共同点,但也有很大区别。湖北人圆滑聪明,会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坚强,顽固傲慢,但诚实坦率。湖北人要聪明,能改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