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地震预警的原理

栏目:健康常识 时间:2022-12-05

地震警报原理

地震预警的原理

地震发生后,破坏力弱的纵波传播迅速,可率先到地面,通风预警系统。地震的原因地下几公里到几百公里岩石的突然破裂和错动。由于这些破裂和误动作而放出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围放射。地震波是一种有一定传播速度机械波。一旦发生地震,就应该等待相应的地震波传到人的位置时差给地震警报下了空间。一旦发生地震最初上下振动的P波,振动范围小,约10秒到1分钟,水平运动的S波到来,造成严重损伤。地震警报在地发生后利用P波和S波之间的时差原则上,在距离震源50公里以内的地区,可以在地震前10秒接收警报信息,而在90-100公里以内的地区,可以提前20秒接收警报信息。地震对预警目标的影响应根据数据准确估计。

地震预警的主要功能

地震预警是指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伤亡率可降低14锶绻ぞ奔湮?0秒和60秒,伤亡率可分别降低39?5?/p>

阅读:99次

百科问答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