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以此篇纪念我52岁的生日
在我若干次的自驾旅途中,行程往往都是不按计划走的,它只受心的支配。
此次西部之行同样如此。
按计划,10月30日,我们早已经在家中。
但是,实际上,这一天我们却仍旧行驶在315国道上。
这是旅行带来的意外。
然而,
没有这样的意外,旅行又怎会给人带来一个个出奇不意的幸福和历久弥新的回忆呢?


10月30日,我正好52岁。
拜苍天所赐,
在我喜欢的315国道上,特意为我准备了一块刻有“1030”字样的路碑。
这是我此生过的最特别、最有意义的生日,
不仅有天空、大地的豪迈,
还有“在路上”的那份仪式感。
为此,
特在开篇写下这些话,
以见证并纪念我52岁的生日。


走过青海——回家,我永远的退路
记不清走过 青海 多少次了。
不过,最早的一次记得很清楚。
那是2011年,我与另两位朋友抽得7天的时间,三人一车长途奔袭直达 青海湖 。
那一次,我们是专门为 青海 而去的。
更准确地说,是专门为 青海 的 青海湖 去的。




后来又去了很多次 青海 ,但都不再是专门为 青海 而去的了。
包括后来的:去 甘肃 ,去 陕西 ,去 宁夏 ,去内蒙,去 西藏 ,等等,目的地都不是 青海 。
然而,每一次这些不是专门为 青海 安排的旅行,却都无一例外地是从 青海 回来。
即便是绕,也要绕到 青海 地界,再从 青海 回 四川 、回 成都 。




有时候选择从 青海 回来,连它的景都不会看,只是纯粹地从它那里路过;
有时候呢?又会特意去上几个地方……
这一次的胡杨之旅,依然这样——从 青海 回来。
同时,还会特意去看几个地方。





在前面的两篇姐妹篇游记中,我已经说过多次,
这是一次因胡杨而起的旅行,
并且, 青海 也是有胡杨的哟!
其中的 格尔木 胡杨林还是我国的九大胡杨林之一。
但,此行,过 青海 ,
最最吸引我的已不再是胡杨,而是位于 柴达木盆地 中的翡翠湖、水上雅丹……




我必须承认,在这一次西部之行的安排中,
无论是停与不停、看与不看,我依然是决定——要从 青海 回家。
这样的安排即是我有意为之,也是我的一种宿命。
没法,只要是向西而行,
青海 ——
就是我永远的退路,也是我唯一的退路。
爱你—— 青海 。





回顾:前面已经走过的旅程
D1-D7:成都|四川——居延海|内蒙
时间:10月9日——10月15日
这是此行第一阶段的自驾旅程。
这一阶段主要游览了 甘肃 的麦积山石窟、 嘉峪关 、 金塔 胡杨林和内蒙的黑城景区、额济纳胡杨林、居延海。
这部分游历已经分享在上上一篇游记《【西行日记|十月浪漫】之一: 成都 到额济纳——圆一场胡杨的梦》( http://www.mafengwo.cn/i/19433836.html )中,欢迎欣赏。






D8——D21:哈密市|新疆——茫崖市|青海
时间:10月16日——10月29日
这是此行第二阶段的自驾旅程。
这个阶段一直都在 新疆 穿越,一共自驾了15天,行驶了6527公里。
走过了218国道、沙漠公路、315国道三条景色迷人的道路,横穿了 塔里 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翻越了 天山 、 阿尔金 山,饱览了 伊吾 、罗布人村寨、 泽普 、 塔里 木河流域两岸等 中国 最大最古老的几片胡杨林,沿途所见还有无尽的沙漠、茫茫的戈壁、神奇的雅丹、壮观的峡谷、宏伟的古城、美丽的湖泊及迷人的风土人情……
这部分游历已经分享在上一篇游记《【西行日记|十月浪漫】之二:穿越 新疆 ——看不尽的秋色,走不出的远方》( http://www.mafengwo.cn/i/19939876.html )中,欢迎欣赏。








本篇:青海——一个洒满了翡翠的地方
【时间】:2019年10月29日——11月3日,共5天。
【行程】: 青海 茫崖 —— 四川 成都 ,共2533公里。
【主要游览点】: 茫崖 翡翠湖、乌素尔水上雅丹、 大柴旦 翡翠湖。
A、 茫崖 翡翠湖:



B、乌素尔水上雅丹:



C、 大柴旦 翡翠湖:



D21:茫崖翡翠湖
时间:10月29日下午
天气:晴转阴,风大
住在 茫崖 ,并不是为了看什么。
实际上,最先的我们也不知道在 茫崖 有什么可看的。
对我们而言,住 茫崖 只是一个必须。


我们从 新疆 沿315国道过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看 青海 的水上雅丹。
但那水上雅丹却是一个自己没有住宿又还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地方,它西距 茫崖 330公里,东距 大柴旦 镇218公里,距两边都远!
而我们,从 若羌 过来,又要看水上雅丹,那么,把 茫崖 做为中转站——就成了一个必须的选择。



要注意,我这里说的 茫崖 并不是地图上标注的“ 茫崖 ”和“老 茫崖 ”,而是位于“ 茫崖 ”和“老 茫崖 ”之间的花土沟镇。
花土沟镇是 茫崖 市的市府所在地,我们到花土沟镇时才下午3点——和预想的时间差不多,剩下这么多的时间,总还要干点什么嘛?
昨晚在 若羌 时,临时抱佛脚,查了一下 茫崖 的基本情况,才了解到 茫崖 有个翡翠湖。
正好就把一个下午的时间耗在了翡翠湖。



从地图上——至少是我买的地图上,是看不到翡翠湖的,但可以看到一个叫尕斯库勒湖的湖。
尕斯库勒湖在地图上的位置和翡翠湖的实际位置我觉得是重叠的,因此,我严重怀疑尕斯库勒湖和翡翠湖其实就是一个湖,或者说翡翠湖是尕斯库勒湖的一部分。


我试图在网上寻找证据以支撑我的怀疑,却没找到。
不过,我还是比较坚信我的怀疑。
我认为,尕斯库勒湖是原来的名字,后来由于其色碧绿如翡翠,才形象地称它为翡翠湖。


茫崖 翡翠湖在网上的介绍极少,甚至查找“翡翠湖”三个字,跳出来的都是 安徽 合肥 蜀山区的翡翠湖和 青海 的 大柴旦 翡翠湖。
只有点击“ 茫崖 ”二字,才会出现“ 茫崖 翡翠湖”的字眼。





由此可以看出, 茫崖 翡翠湖目前还非常冷门,来的人一定很少。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们在翡翠湖呆了整整一个下午,看到的人不超过10个,真的是冷清得不能再冷清。



翡翠湖位于315国道右则2公里处,在315国道上就可以看见一条碧绿色的彩带,那就是翡翠湖。
从花土沟镇到翡翠湖,先是沿315国道向北行驶22公里后,右拐进入一条土路,立即就看到一个简陋的小房子,有一个栏杆把路挡住,向工作人员说明后,不需要卖票,就可进入。再顺着土路行驶大约2公里,就到了翡翠湖边。

翡翠湖处在 柴达木盆地 的东部边缘,背靠 昆仑山 ,面向油沙山。
下面这两张图,是我们刚进入翡翠湖时拍摄的,时间大约是下午4点过钟。图中,远处依稀可见的雪山就是 昆仑山 ,只是因为天气实在不好,云层厚,又有风,没有拍出 昆仑山 最美的样子,尤其是没有拍摄到它的倒影。


傍晚7点过,我们快走出翡翠湖时,再次拍摄下 昆仑山 的影像,依然是云遮雾绕,只能朦朦胧胧地看见它的影子。


这几张图中犹如雅丹魔鬼城的山就是油沙山。
相比 昆仑山 ,油沙山离翡翠湖很近,似乎触手可及。
因此,不仅仅看得清楚,还非常容易如画。



据资料介绍,油沙山的名字得来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当时,以周宗浚为队长的一批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在尕斯库勒 湖北 岸发现了露出地表约150多米的油砂层,后来又在3200米的山巅找到了干沥青,证明此地是一个油田。
于是便将这个绵延数里的油砂层命名为“油砂山”。


油沙山的山形异常独特。
粗略一看,低矮、平缓,异常平淡;
多看几眼,却是沟壑纵横、褶皱交错、寸草不生,给人一种雄浑厚重的感觉。
还真是越看越发觉得耐看,就如一个内涵丰富而外表普通的女孩,越看越发觉得她美!



油沙山的色彩也独特,呈深褐或金黄。
当遇到突然间风平浪尽时,连带着天上的云层一起倒映在碧绿的湖中,形成丰富而又强烈的色彩反差,如同瀚海秘境中一幅花舞云飞的琉璃画卷。



当然,最美的还是翡翠湖。
可以说,在我们此次西部之行的旅程中, 茫崖 翡翠湖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意外的惊喜——因为无计划,所以意外;因为不了解,所以惊喜;因为太意外、太惊喜,所以要连说三个“非常”。





茫崖 翡翠湖实际上是一个人工盐湖。
其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属硫酸镁亚型盐湖,盛产锂、钾肥和芒硝等盐化物。
因其卤水中所含这些盐化物的浓度极高,其碧绿之色也非常浓烈,远观似“翡”、近看有“翠”,如镶嵌在戈壁中的一块宝玉,莹润缤纷,令人陶醉。


翡翠湖经历多年的开采,形成若干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 盐池 。
身临其景,这一个个的 盐池 ,就如同被打碎了的镜子,
每一块碎片都争先恐后地将天地间的景物——群山、云彩、天空倒映其中,形成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奇观,像极了我们小时候最爱看的万花筒。


翡翠湖之美除了那碧如翡翠的卤水之外,还美在它的盐晶。
这些盐晶在湖中形成盐层,最厚处可达9米多。
它们铺垫出洁白的海底世界,低调地成为是翡翠的背景。
它们点缀并交融在碧绿的卤水中,为我们绘出了眼前这一幅碧波浩淼、琼浆玉液、冰晶玉洁的图案。


经过时间的积累,盐晶生成盐珊瑚礁,长满了每一个 盐池 。
有的深藏在湖底,有的浅露于水面;
有的陡峭如山峰,有的旋转如漩涡;
有的又似乡野间的小道,蜿蜒曲转在碧绿的湖面上……
这种美,美得让人眉目舒展,心旌摇曳。


关键是,它不仅美,还有趣。
这些由盐珊瑚礁自然生成的水中小道,竟然坚硬如石,人们可以放心地行走其中。
每每那时,又恰好无风,便是人在水上,影在湖中,对影相随,不知上下左右,只觉是在梦中。




翡翠湖也有一些人造的景致,但因取材于翡翠湖自己,便不显矫揉造作,看上去,仍是让人觉得自然且别有一番意境。
比如 这个,这用盐晶筑起的图案,很有意思,像极了一个“T”字形图案,给人无边的想像。
我其实很想让孩子他妈带上豆豆走到“T”字形图案上面的那一“横”处,来一张背影,我相信一定极美。但孩子他妈不愿下车了,她说太冷,会把豆豆冻伤。

还有这座小红桥,也颇有深意。
站在小桥上,恍若是在无际的天空中,或是在空阔的海面上,
超有一种带一丝丝孤独而又宁静致远的感觉……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这些自然生成或是人工设置的景,都是拍摄天空之镜绝佳的地方,
它的宁静、它的清澈、它的浩淼、它的碧绿……我都觉得超过了名声在外的茶卡盐湖。
当然,最主要的是它的人很少。



下面这些图是偷拍的,
这群朋友也是今天下午除我们之外仅有的游人。
在如此美丽的天空之镜中,她们本身也成了景。





当我的偷拍行为被他们发现后,
索性就光明正大地请他们用手机也给我们一家人来了几张合影。
在后来的每一次翻看这些图片的时刻,我都会忍俊不禁地发出幸福的微笑。





翡翠湖中修有汽车道,一定是原来供大货车拉盐用的,
道路极宽,可以顺其自然地在上面行驶,走着走着就自会开到出口处,
而出口即是进口。


开着车行驶在这条环形的路上,的确是一种享受。
一边倒映着油沙山,一边倒映着昆仑雪山。
远处是寂寞、荒凉的山峦,
眼前又是纯美剔透的湖水……
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既有几多似水柔情的温婉,又有几份雄浑壮丽的豪迈。


我们一直在翡翠湖呆到傍晚7点,
在这片“翡”与“翠”之间,时停时行,时玩时摄,时步行时驾车。
天气极度不佳,常常风吹浪打。



所幸,这非常不好的天气,也有那么几次如同回光返照的时刻——
风突然平了,浪突然静了,天空中竟然还透出了一点点光和一些些蓝……



于是,我们的玩和摄也出现了间歇性的高潮:
玩,玩出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感觉;
摄,摄出了“本欲转身回红尘,奈何影子落仙境”的诗意……



当然,若是风平浪尽的时间更多一些,若是还有晚霞,若是……
其实,没有这些若是,我们已经知足。

傍晚7点,顶着寒冷的雪风,与豆豆在“ 茫崖 翡翠湖”这块石碑边拍下最后一张合照,以此纪念这一个下午偶然间的获得,纪念在315国道边、在 柴达木盆地 留下的这一小段美好自在的时光……


D22-1:315国道|花土沟镇——水上雅丹
时间:10月30日
天气:晴
花土沟镇实在太冷。
昨晚在翡翠湖冻了几个小时,回到镇上吃了顿火锅,才勉强把一个下午的冷驱走。
查了一下花土沟的海拔,3000米,怪不得那么冷!

今早上起来,更冷了。
连豆豆这么厚的毛发,到酒店外面溜达一圈回来,抱着它都能感觉到它的小身子在发抖。
早餐,特意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肚丝汤,才从冰冷中回过神来。

8:18,我们从花土沟出发。
明显地,昨晚下了雪。
出县城后,四周就成了白茫茫一片。
路上也铺了薄薄的一层雪,最关键是结了冰,即便我开得很慢,也有轻微的打滑。
一直行了百公里左右,到达老 茫崖 ,才冰雪消融,气温也慢慢升上来了。

和前几天一样,今天我们继续行驶在315国道上。
所不同的是——陪伴我们的不再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而是 柴达木盆地 里。

